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注册金英杰账号
1.体位: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重症患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置于枕部。
2.穿刺点定位:胸腔穿刺抽液常选肩胛下角线 7~9 肋间、腋后线 7~8 肋间、腋中线 6~7 肋间、腋前线 5~6 肋间;包裹性胸腔积液,结合 X 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气胸抽气减压选患侧锁骨中线 2~3 肋间或腋前线 4~5 肋间。
3.消毒:分别用碘油、乙醇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 15cm。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畅通。铺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用 2% 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穿刺点自皮肤向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注药前注意回抽,观察有无气体、血液、胸水,方可推注麻醉药。
5.穿刺:术者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入胸腔,接上 50mL 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以防空气进入。将抽取液体注入盛液容器中,计量并送检。抽液毕如需注药,则将药物经穿刺针注入。
6.术后处理:抽液毕,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
完整版扫下方码,左上角选择专业
更多资料免费领取↓↓↓
![]() 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
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
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福利 不错过 |
上一篇:临床技能第三站:腹腔穿刺术
金英杰医学教育 (jinyingjie.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07444号-3
京ICP证160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88号
京网文(2017)9355-1061号